热度 3
读了此书,治好我的“路怒症”
天山红叶 2016年1月5日
和许多人一样,我一度犯有严重的“路怒症”。虽然没有极其狂躁的症状,但只要坐进驾驶室,我就非常焦虑,有时候看到“不顺眼”的车主,也不免在心里“骂骂咧咧”。为此,我个人非常头疼,也常被小孩吐槽和嫌弃。
最近有幸读到一本好书《非暴力沟通》。是美国的马歇尔.卢森堡博士倾力著作的。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,通过非暴力沟通,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、和谐和幸福!
原本,我买此书,是为了找到自己与青春期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,无独有偶,我从此书中找到治疗我“路怒症”的方法。
卢森堡博士在书尾写到,运用非暴力沟通,不光能和谐人际关系,还能进行心灵环保。“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已,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。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,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,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,这样,我们的内心就会渐渐变得平和。”
作者建议,当你在开车时遇到很多不文明、不规矩、甚至不友好的情况时,请不要带有“想好好教训那些不守规矩的司机”的想法,而是学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。
刚开始,我按教授的方法去调整自己开车时的情绪。哇!我感到惊讶的是,只要我不再批评和指责他人,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方面,我的心情就放松了许多。
受其鼓舞,我于是又决定去体会其他司机的感受和需要。有一次,我前面一辆车开得非常慢,它在每个十字路口都会减速。我有点急了,心想“这车没法开了。”注意到自己的紧张情绪后,我开始体会那辆车的司机会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。我觉得前面那位司机有点不知所措,希望得到后面司机的谅解。路渐渐宽了,在超车时,我发现那辆车的司机是一位看起来有六十多岁的老太太。她看上去惊慌失措。我很庆幸,我曾用心去体会她的感受和需要,而没有鸣喇叭或做别的动作来表达我的不悦。
受其启发,在开车途中,除了按卢森堡博士教的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外,我又自创一方法,那就是看车牌。每逢遇到有同向行驶的车欲右道超车、或直接别过来时,我就会看下这辆车的车牌。如果是粤B、粤P、或粤C牌照的车,我就会想,兴许人家是外地过来办急事又不熟悉路况,这样,我就会自动减速,让它们超过。每逢遇到前面有堵车状况出现时,我更会注意看前面的车牌。有时等得时间稍长点,我会根据车牌、车型想象车主会是怎样的人。有一回,看到一辆超酷的悍马在我前面,而且车牌显示是潮州那边的,我就想,这车的司机定是一个彪形大汉或白面净脸的公子哥儿。结果,在拐弯时从开着的车窗里看到司机竟是一位人面桃花、娇滴滴的女子!更有意思的是,我通过看车牌,不仅排除了焦躁情绪,还让自己获得些许小“乐趣”。比如,现在流行个性车牌,车主们便充分发挥其个性。如看到这样的车牌号MJ518、F4444,我能体会车主的用意,我便会心一笑;看到72872、YA920、 LH520等车牌时就会莞然。自从自己有了看车牌的习惯后,我有时也能看到很奇葩的车牌,比如WC520、SB123等等,每当这时,我就会忍俊不禁乐出声来。为什么?你懂的!
黄电星: “路怒症”其实是一种偏激和极端的个人行为,只是视乎其实施伤害和未实施伤害的心路历程罢了。如果看不惯别人的某种出格行为,只是在心里和嘴巴上“骂骂咧咧”, ...